2007-10-01

我的自传-林梧桐(12)

自1971年启业以来,云顶已脱胎换骨,突破了旅游及休闲业的局限。集团的业务多元化发展始于70年代后期,从种植业着手,然后延伸到房地产、造纸、发电、石油开采及邮轮业。在这过程中,集团在有关领域中创立了好些响亮的公司品牌,如亚地种植发展有限公司、云顶杉源和丽星邮轮。

种植业:亚地的历史

50年代末期,我在昔加末买下了2千英亩的土地,开始种植橡胶和油棕。后来为了开发云顶集资而不得不忍痛变卖了这些园丘。

然而种植业始终对我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1973年爆发的中东战争,给了我另一个进军种植业的机会。当时石油价格飞涨,股市暴跌,接踵而来的经济危机迫使许多英国人控制的公司把它们在马来西亚的大型园丘廉价脱售。实力日渐雄厚的云顶集团趁此良机,在1974至1979年间,在市场上以低价累积了可观的种植公司的股票。

1977年,我们成立了亚地种植发展有限公司(Asiatic Development Berhad),主导云顶的种植业投资。两年后,云顶献议收购在伦敦挂牌的金希望种植有限公司(Golden Hope Plantations PLC)。这项收购行动在当时引起了相当的轰动,许多人都认为这是个大胆的出击。金希望的母公司惊震之余,马上着手改组金希望,同时发起争取其他股东支持的运动,使我们功败垂成。收购行动失败后,我们把手中的金希望股份全部转让给国家投资公司Pernas(现名PNS)。

虽然受到挫折,我们还是不断地寻求其他收购大型园丘的机会。1980年4月,我们成功地向香港嘉道理家族收购了橡胶信托集团,该集团在马来西亚拥有3万3千英亩的园丘。

隔年年杪,亚地又在柔佛购得2万5千英亩的园丘。收购的过程中有段深具意义的小插曲,令我难以忘怀。

圆满的解决方案

1981年6月,一位地产经纪来见我,献议我买下在柔佛的一个大园丘。我对这献议很有兴趣,于是就和幼儿致华及律师飞往新加坡与对方的律师吃晚餐商谈买卖事宜。晚餐后,对方的律师好意劝我们不要浪费时间与精神在这宗交易上。追问下,该律师终于透露,有关园丘的业主早已过世,把遗产留给了两位遗孀及12个儿孙。问题是,虽然死者有留下遗嘱,但受益人却对遗产的分配各持己见。最后,事情交由法庭处理,可是官司拖延了15年仍未获得解决。既然有关园丘牵涉到复杂的家庭纠纷,该律师认为这宗买卖不大可能谈得拢。

当个人挑战非达成不可

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可是我并没有接受该律师的劝告而放弃。我把这项交易当成是个个人的挑战,非要把它达成不可。

第2天一早,我便去找一位拿督高吃肉骨茶,同时向他拿有关受益人的联络电话。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马不停蹄地登门拜访了每一位受益人,献议通过收购他们的园丘来协助解决他们长久以来的家庭争端。我建议先付出一笔现款,让他们按照应得的份额分配,不过他们得联合起来以卖方的身分和我洽谈交易。我甚至大方地提醒他们要团结一致,向我索取最好的价钱。

令我惊喜的是,他们真的团结起来和我讨价还价。在洽商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之间的歧见已逐渐缩小。经过两周的奔波及多轮的洽商,我终于成功地和他们达成协议。在买卖合约签署仪式上,除了一位身在外国的受益人外,所有其他的都出席了,场面显得非常温馨。签署仪式过后,他们满脸笑容地以香槟庆祝交易的成功以及长久以来的家庭纠纷获得圆满解决。

然而最开心的是我。我不但以合理的价格购得一个好园丘,而且还在收购的过程中当了鲁仲连,替一个家族解决了长期困扰他们的纠纷。

亚地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上市

1982年8月,亚地种植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上市,跻身我国10大种植业公司之列。3年后,亚地种植通过购买沙巴发展公司的油棕园,把业务扩展到东马。该公司在沙巴拥有一万英亩的油棕园。

在洽购的过程中,对方的经理索价5千5百万零吉,但我的经理则表示最高只能出到5千3百零吉。在双方坚持不下的情况下,对方的经理表示将会在隔天飞回沙巴。我获知情形后,于第2天一早去见该经理,直截了当地说我说愿意出价5千7百万零吉,但有两个附带条件:第一,买价分两年摊还;第二,该园丘现年的盈利归我所有。对方喜出望外,答应了我的条件,并立刻拟定了买卖合约。

事实证明,我多出的200万零吉是值得的。两年的摊还期就为我们节省了大约200万零吉的利息,年终结账时该园丘还带来额外的1千零50万零吉的收益,使我们实际的收购价少了大约1千万零吉。

时至今日,亚地种植累积的地库已超过十万英亩,其中的六万八千英亩在东马。但可能令你惊讶的是,自从卖掉昔加末的二千英亩园丘为发展云顶集资后,我就一直没有在私人的名义下拥有任何园丘了。

亚地进军房地产发展

随着人口的增长,国内房屋的需求也越来越殷切。对拥有可观地库的云顶集团来说,进军房地产业是顺理成章的多元化发展。

1993年杪,亚地种植成立了房地产发展膀臂,亚地置地发展有限公司,在马六甲推行第一项房屋发展计划,发展占地135英亩的郑柏达纳花园。两年后,它又在吉打美农展开占地七百英亩柏迈布拉房屋发展计划。

1996年,亚地置地在柔佛古来展开它历来规模最庞大的发展计划,发展占地八千英亩的英达布拉综合城镇。这项耗资300亿元零吉的发展计划,预期在30年内分阶段完成。城镇里将有35万的人口和各种现代化的设施。配合这项计划,亚地置地收购了实迪亚马士私人有限公司,后者在英达布拉城镇比邻拥有一段1千118英亩的永久地契土地。

云顶杉源集团:造纸与包装、电力、石油与天然气业务1988年,我们成立了云顶杉源集团,主导云顶进军造纸、发电及石油与天然气领域的活动。1998年,我们进一步深化在造纸业的投资,把业务扩展到下游的波纹纸箱制造及包装方面。集团是马来西亚最大的综合纸料与波纹纸箱制造商,在距离吉隆坡国际机场仅5分钟车程的雪兰莪瓜拉冷岳云顶杉源工业纸料综合厂设有两间大型的纸料制造厂及一间波纹纸箱厂;在槟城的Prai也设有一间新的波纹纸箱厂。纸厂以最新、最先进的再生科技,每年生产25万吨具国际水准的工业褐纸。

集团进军发电业始于收购云顶杉源电力私人有限公司百分之三十九的股权。杉源电力是马来西亚原有的五家独立发电厂商之一,在集团的瓜拉冷岳综合厂所拥有一间720兆瓦的天然气发电厂,一路来是国家能源公司评分榜上名列前茅的电力供应商之一。集团已在2003年3月把它在杉源电力的股权提高到百分之六十。

集团也通过云顶石油与天然气有限公司进行有关石油与天然气勘探的活动。

资讯科技

许多人对云顶能够迅速发展成为顶尖的消闲娱乐城都惊叹不已。然而在人们看得到的建设后面,以同样速度进展的蜕变却鲜为人道。我说的是我们如何以资讯科技作为管理我们日益复杂业务的工具。

虽然我是个电脑门外汉,可是我对电脑作为高效率管理的现代工具的重要性却一点儿也不含糊。我们踏入资讯科技时代的第一步,可以追溯到七十年代后期为吉隆坡总部购置的一台NCR会计机。我们这一台“电脑”充其量只能算是一台高级的商业计算机,不到几年就过时了,被接踵而来的速度更快、功能更强的机器取代了。

为云顶酒店业务电脑

1980年,我们在资讯科技方面作了第一次的重大投资,以100万零吉买下了一台IBM34系列的中档电脑系统,为云顶的酒店业务进行电脑化。在当时,花这么多钱买一台电脑可算是大手笔。可是我们认为,在一个讲求高效率信息处理与管理的瞬息万变的商业环境中,这项投资是必须的。

在90年代,个人电脑和网际网络在马来西亚及本区域的渗透率急剧上涨。政府设立了多媒体超级走廊并呼吁私人机构努力提升以应付资讯时代的挑战。次儿国泰确认云顶有必要将其资讯科技水平提升到新的层面。

1999年3月,我们成立了云顶资讯(eGenting)进行战略性投资,不单只要把云顶变成休闲与娱乐业务界的资讯科技领导,还放眼未来,把资讯科技打造成集团业务多元化计划中的一环。

迄今,我们已在这方面投下了好几百万零吉,让我们对顾客有更好有的认识,更有效地向他们促销服务,让他们宾至如归,时常回头光顾。我们会继续进行资讯科技投资,使云顶的服务与管理更上层楼。其中的一项投资计划,就是耗资1千万零吉的云顶待客服务与产业管理系统,为客房数目即将增加到1万间的云顶酒店提供完善的管理。

云顶对旅游业的贡献

足以让我引以为荣的是,把云顶发展起来的同时,我也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尤其是它的旅游业,做出贡献。在马来西亚不遗余力地把旅游业发展为服务业关键的一环的时候,云顶崛起成为一个数一数二的国际度假胜地可说正合时宜。

我在云顶完成的许多发展项目,如青云道缆车系统、清水祖师庙及最新的第一世界广场,现在都成了重要的旅游景点。

我充满信心,旅游业将会在马来西亚的经济中继续扮演重要的角色,为国家的服务业赚取正数的收入与外汇。云顶主要的业务是消闲与娱乐,与国家的旅游业唇齿相依,在过去与未来都会是这领域的一股强劲推动力。

数据显示,虽然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在过去6年,到访马来西亚的游客人数增加了一倍,而游客消费也增长了4倍,从100亿零吉增加到超过400亿零吉。在同一个时期,到访云顶高原的游客人数(差不多一半的酒店登记住客是外国人),比到访马来西亚的游客人数始终都来得高,这证明了云顶对本地及外国人都深具吸引力。

我相信云顶广受欢迎的其中一个主要因素是它气候宜人,交通方便。它处于海拔1千800米的高度,终年享有春天般清凉的气候,平均温度介于摄氏15至22度之间。从吉隆坡到山顶的绝大多数路段都是4车道的公路,只需1个小时的车程就可到达。为了保持它的“马来西亚最佳山路”美誉,我们每年在维修方面花费600万零吉。在过去超过30年里,云顶的山路从来没有关闭超过2个小时。

云顶高原的主题游乐场设施琳琅满目,前所未有的新鲜玩意儿层出不穷,让游客觉得再也不需要长途跋涉就可以享受最先进的娱乐设备了。

2002年7月26日,在云顶第一世界酒店与广场开幕典礼上,首相马哈迪医生说:“云顶的成长反映马来西亚的成长。”

像马来西亚一样,云顶自60年代以来已从初生儿的阶段走过了漫长的一段路。在我国向成为发达国家的目标作最后冲刺的这个关键时刻,我深信云顶将能够通过在旅游基础设施上大量投资而继续在服务领域中对国家作出积极的贡献。

[前言]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No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