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LSE-LOBANG-Real Time KLSE Stock Quotes-FKLI & FCPO Live Quotes!

WTI Crude Oil
$67.94 ▲0.10   0.15%
2025.04.01 end-of-day
Gold Price
$3122.80 ▲36.30   1.16%
2025.04.01 end-of-day

2007-10-01

我的自传-林梧桐(11)

登山通道的完成给我很大的欣慰和成就感。然而我心里明白,前面的路决不会比后面的易走。事实上,打从拟定云顶高原发展蓝图的时候开始,我就深深地意识到为整个地区提供现代化的设施,特别是水和电,是个巨大的挑战。

食水供应

云顶位于乌鲁加里山1千800公尺的山顶上,若要从别的地方直接把食水引过来,肯定工程浩大,所费不赀,因此我们必须在食水供应上自给自足。我想,云顶的高原地带,溪流遍布,肯定会有适当的水原。凭着地图和我第一次登山勘查所得的资料,我圈定了有潜能的地区,然后动员作实地勘查。

我们在乌鲁加里山的一边找到了一处理想的水源。在考虑到排污的需要后,我们决定把山峰的另一边辟为排污区。这么一来,水源供应和排污系统界线分明,就可以避免发生水源受到污染的问题。

我们的第一个水供系统,就是建造一个集水站,从最靠近山峰的溪涧集水储存,经过净化处理后,用水泵抽送到山顶的酒店,然后再输往其他分布点。来自山涧的水都非常清澈干净,只需要简单的净化程序就可以饮用了。

生水泵上山顶才净化

随着酒店与游客数目的增加,一个水供系统已经不能应付与日俱增的需求。我们的侦察队伍在乌鲁加里山较低的一个山谷找到了另一个重要水原。这次,我们的水供系统采用了与第一个系统倒反的做法,把生水泵上山顶后才净化。这个系统比较昂贵,因为我们必须设立4个集水站、4个水泵站及多台发电机,可是容量就大得多了。在山顶上,我们设有多个每小时可生产6万加仑的滤水设备。经过处理的食水被存在一个容量160万加仑的蓄水池里,然后再分送出去。

我们也未雨绸缪,在第二个水泵站设立了容量更大的第二个滤水设备和蓄水池。

半山区的水供,开始时是从山顶通过一条直径两寸的水管和一个大水槽直接供应。随着该区蓬勃的发展,原来的系统已不能应付需求。于是我们在那里设立了另外的水供设施直接为当地供水。

随后,我们也在斯里拉央建设了1个每小时可以生产4万5千加仑食水的滤水设备以及一个可储存100万加仑的大型蓄水池。

为了应付拥有6千300间客房的第一世界酒店与广场的水供需求,我们特别建造了一个储存量达8千万加仑的蓄水池及另一个滤水厂。到目前为止,云顶共有6个滤水厂和14个蓄水池,以满足每天400万加仑食水的需求。

为了确保能够源源不绝地为云顶提供高素质的食水供应,我们保留了大片的森林作为集水区,并尽量让他们远离发展区以避免水源受到污染。

电流供应

开始的时候,我们使用12架大型的发电机,通过一个中央发电系统为整个云顶高原提供电流。但是,随着云顶的迅速发展,这种方法很快就行不通了。70年代后期,我们要求国家电气局为我们提供电流供应,但是被拒绝了,原因是云顶距离山脚的国家电力网有20公里,要翻山越岭地衔接电缆不但困难重重,而且费用庞大。

政府既然帮不上忙,我们只好又自掏腰包,把云顶本身的电流供应系统和国家电力网衔接起来。整个工程建设,包括沿途设立电缆铁塔和电流输送分站,耗资2千多万零吉。

这个工程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克服在覆盖着浓密森林的山坡上施工的物流困难。由于沿途的工地绝大多数都无路可走,我们不能用罗里和四轮驱动车子载送器材和人员。

解决的办法,是出动直升机把器材和组件吊送到工地,而工作人员则需要每天徒步穿过密林去干活。在这种困难的环境下,工程的进度相当缓慢。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到了1984年4月,整个云顶高原都享有由国家电力网直接供应的电流便利。

为了确保云顶不会因政府电供故障而停电,我们不惜再耗巨资,保留及提升本身原有的发电设备,充作后备。

消防设备

消防安全对任何大型酒店建筑群都是至关重要的。对云顶来说,这更加不必说了,因为它坐落在高山上,远离大城市,一旦发生火患,远水不能救近火,就只能靠本身的能力灌救了。在消防局的训练协助下,我们设立了本身的消防队。一座设有电讯警报系统与全套灌救设备的5层楼高消防大厦也在1982年落成。

为了加强安全措施,我们也在山顶挖掘了一个1.6公顷的人造湖,一方面供游客泛舟作乐,同时也充作后备消防水源。

1997年2月21日,在首相马哈迪医生的见证下,云顶集团将易名为名胜世界消防局的云顶高原消防与救援局正式移交给政府。同年8月,名胜世界有限公司赠送了总值820万零吉的2辆德国消防车与特殊的高山灭火消防配备给该消防局,使它成为全马来西亚设备最好的消防局之一。

环境保护

我向来都非常重视大自然的保护。在整个发展云顶高原的计划中,环保总是优先的考量。在发展云顶的初期,曾有许多木材商献议用大量的金钱来换取这地区的伐木权。但都被我断然谢绝了。

事实上,除非万不得已,我是不会允许砍伐树木的。在设计上,我多数选择建设高楼,既能节省土地,也可以减少砍伐森林。这些年来,云顶高原的发展只用去了175公顷或我们所拥有的土地的4%,其余96%的土地仍旧是原始森林。在开发了的地方,我们也不惜大量的花费,长期展开植树和推广园艺的工作。到目前为止,云顶已拨出700公顷的土地作为政府森林保留地。

我们多年来在环保方面所作的努力已受到国际的肯定。1999年7月,国际稀有鸟类生活俱乐部就因慕名云顶阿娃娜酒店周围的自然环境而在那里举行了世界大会,吸引了超过百名的鸟类爱护者,包括该俱乐部的名誉主席,约旦的诺尔皇后。我很荣幸地在这次盛会中受邀成为英国国际稀有鸟类生活俱乐部的第一个马来西亚会员。

政府在2002年10月15日公布了有关管制开发高原的严厉条例,我欢迎这些条例。我向来都重视环保,认为应该严厉防止环境受污染、土崩、侵蚀及其他原因伤害。

初步构思外的发展

我当初构思中的云顶,只是一个拥有38间客房及基本旅游设施的高贵度假村。我知道它有很好的发展潜能,可是我做梦也想不到它会发展成现在这个模样。

1971年,云顶有限公司成历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上市。身为大股东的我,在家人与专业管理员的协助下,继续掌管公司。

云顶的业务蓬勃发展并多元化,除了原来的旅游与休闲活动外,还进军种植业、房地产及其他领域。为了使其个别业务能够更妥善地集中管理,我决定进行业务重组。

1989年,我们成立了名胜世界有限公司,集中经营云顶旗下所有的旅游活动。这是个重要的行动。同年年尾,名胜世界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上市,以每股马币2.30的价钱公开发售1亿9千万股股票,其中30%保留供土著认购。

接手负责云顶的旅游业务后,名胜世界马上着手推行耗资20亿零吉的五年(1990至1995年)发展计划,大力提升云顶高原的旅游设施。增添的顶目包括兴建拥有821间客房的名胜酒店、313间客房的阿娃娜酒店及888间客房的高原酒店;室内游乐场、3座雇员宿舍、两座停车场、污水处理厂及环保的垃圾焚化炉。

虽然在1997年发生经济不景气,我们仍然决定依照原定计划进行兴建耗资数10亿零吉的云顶第一世界酒店与广场。许多唱反调的人与抱怀疑态度的投资者曾质问,为何在经济萧条时还需要搞发展。我的回应是,在这时期,工资比较便宜,熟练技工也比较容易找,而且在这艰难的时刻大兴土木有助于制造就业机会及刺激建筑业。

交通便利

本地的一位媒体评论员在2000年9月的一篇有关房地产的文章里说:“即使有全世界最好的旅游胜地,如果交通不方便,或没有完善的水电设施,就很难吸引到(像云顶)这样的游客数目。”

所以在发展云顶高原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向来是我的首要考量。在交通方面,我一直都不遗余力地想办法使游客能够更安全、更方便地到云顶高原游玩。早期时候,只有单车道的登山公路交通拥挤,上云顶的车程需要超过1个小时。我觉得有必要增辟多一条登山的道路。90年代初期,名胜世界与政府合作,从冬加里建造一条17公里长的公路通往云顶。这条公路使来自北马的游客可以缩短大约70公里车程。这条通道于1993年8月1日开始通车。

为了让上下云顶的游客更安全舒适,我们投下了将近1亿2千万零吉,把山脚到梧桐再也的十公里路段提升为四车道的摩登公路。我们也不惜再耗资1亿2千8百万零吉,建造了青云道缆车系统,为游客提供了多一个登山的交通选择。青云道起自半山的梧桐再也,长3.4公里,每小时可以运载2千名游客上下云顶,单程只需12分钟。这个东南亚最长和世界最快的缆车系统于1998年12月9日由首相马哈迪医生主持通车仪式后开始投入服务,它现在已成为一家大小喜爱乖坐兜风的热门玩意儿。我很高兴看到这发展项目广受欢迎,为游人带来许多欢乐。

现在,从吉隆坡到梧桐再也只需45分钟的车程。在那里转乖缆车登山,多12分钟就到了。这意味着,从吉隆坡到云顶,全程只需大约1个小时罢了。

梧桐再也

方便的交通,带动了云顶一带的房地产业的发展。云顶半山地区海拔3千英尺,气候清新宜人,更是居住和休闲的理想地方,因此吸引了不少私人发展的活动。

1993年,我的私人公司,云顶发展有限公司,开始把云顶高原七英里处一块面积81公顷的地皮发展成为一个市镇。这个市镇是在首相马哈迪医生献议在半山缆车站处发展屋业的情况下开始发展的。首相对市镇的发展提供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梧桐再也这个名称也是经他认同的。“再也”在马来语的意思是“成功”,是本地许多市镇普遍采用的一个名称。以我的名字梧桐取名是对我这个云顶垦荒人的一种纪念。

梧桐再也镇于1999年3月25日由彭亨州苏丹Sultan HajiAhmad Shah Al-Musta 'in Billah Ibni Al-Marhum Sultan Abu BakarRi' Ayatuddin Al-Mu' Adzam Shah殿下主持开幕。镇内设备齐全,除了公寓、酒店、商店和餐馆外,还有警察局、俱乐部、训练学院及一个具有多种运动及康乐设施的体育中心。

第一期的市镇发展已成功落实。我们建造了3层楼的店屋及3、4和18层楼的公寓。百分之七十五的单位已在“建造后出售”的概念下售出;其余的单位则在“附带购买选择权的租赁合约”下出售。

[前言]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No comments: